诸城:完善“四全”执法监督体系 提升执法公信力

2023-02-03 09:36 诸城公安阅读 (22077) 扫描到手机

近年来,诸城市公安局整合执法监督资源,汇集民意诉求渠道,推动执法问题“全要素监测、全时空评查、全业务整改、全方位问效”,全局执法问题日均数量较运行之初减少85%,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攀升。在2021年度山东省社会治安满意度调查中,诸城市位列全省第一。诸城市连续三届获评“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”。

统一监督渠道 再造监督流程

执法问题全要素监测

诸城市公安局建立执法监督中心,汇聚110警情、受立案监督、信访案件评查、案件审核、视频监督5条内部执法监督渠道和12345政务热线、民生警务平台、12389举报热线、6565110民意回访、安全感满意度电话回访、诸城公安新媒体6条民意诉求渠道,由执法监督中心统一收集问题、分析研判、推送整改、督察问效。

该局打造执法监督平台,科学设定执法问题受理、督办、反馈、整改、统计、通报、考核、培训等处理流程,实现8个环节在一个平台流转,推动执法监督集约高效。2022年,执法问题解决率、群众诉求满意度均为100%。

诸城市公安局紧盯从接处警到受案、立案、侦查等各个环节,全面开展执法监督巡查,发现问题全部通过执法监督中心推送至责任单位督促整改,同步跟踪规范处置,促进民警执法习惯养成。同时,严格落实执法责任制,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,建立民警执法档案,一案一档、一人一档,充分发挥反向问责机制作用。对多发常见执法问题,由法制、政工等部门制订内部执法指导、制度规范,加强专题培训和执法考核,年均培训620余人次,考核成绩计入民警个人执法档案。

聚焦提醒警示 深入分析研判

执法问题全时空评查

为加强问题数据常态分析,诸城市公安局研发应用执法监督大数据平台,将收集的执法问题统一导入平台,通过大数据分析研判实现分类统计、自动派送、超时提醒、态势把握、考核评价,通过日研判、月分析及时纠正执法不足,推动执法问题常态提醒、动态整改。

诸城市公安局每月选取两起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,由法制部门制作PPT课件,在全体民警会议上播放演示,以案教学,促进规范执法。目前,已开展案例讲评18期,通报突出执法问题6大类30起,对执法问题集中的4个办案部门开展上门送教、面对面点评,典型案例剖析警示作用有效凸显。

该局还实行执法监督联席会商制度,每半月召开联席会议,分析重点指标数据,调度执法疑难问题,评估执法风险隐患,形成会议决议,指导问题处结。指挥中心、政工、信访、督察、法制等部门根据联席会议研究结论,多线发力共同推动问题整改。2022年,通过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执法难题40余起。

坚持分类处置 注重质态提升

执法问题全业务整改

诸城市公安局集中研判分析汇总的执法问题,根据问题性质分级分类落实整改措施,确保全面覆盖、重点突出、精准发力、整改到位。

对轻微问题和执法瑕疵,即时告知责任单位和责任民警整改,同时记入执法问题台账,在执法监督日报上通报;对不涉及重点领域、关注度不高的一般性问题,由各责任单位严格按照规定期限和流程办理,全过程做好回访反馈;对重点关注的信访投诉案件、复议诉讼案件、不捕不诉案件、国家赔偿案件等5类案件,由法制部门调取案卷,每周五组织评查,评查情况全局通报。2022年,共推动整改一般执法问题210起。

完善制度保障 突出监督实效

执法问题全方位问效

诸城市公安局严格落实重大问题督察督办机制,对经法制部门挂牌督办仍未解决的重点执法问题,经局党委研究后由督察部门开展挂牌督办,责任单位的分管局长、主要负责人捆绑负责、限期整改、动态管理,确保整改落实到位。

以考核促发展,以奖惩激活力。诸城市公安局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通报机制,每月通报执法办案质量,对每月考核末三位的单位,由法制部门书面提醒;连续两个月考核末三位的,约谈主要负责人,向局党委作出书面说明;连续3个月考核末三位的,采取组织调整措施。该局还创新“晾晒式”绩效考核机制,以执法办案积分制为核心,在公安网开设工作实绩“晾晒评”平台,一周一晾晒、一月一评价,考核细化到人。

2022年,诸城市公安局共向上级公安机关推荐25名执法岗位民警参与评先;夏季治安打击整治“百日行动”期间,15名一线执法民警受到潍坊市公安局表彰。